(资料图片)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郑志平在《乡村振兴与铁岭快乐文化研究》论文中,从铁岭快乐文化的根源、发展状态与面貌以及创建乡村振兴的“快乐文化”相关的建议三大角度阐述这一独特的文化发展现象。
郑志平认为,城市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既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还必须要以城乡居民为参与主体。只有全体民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才会充满活力与生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活动。所以要鼓励和扶持文化发展的相关机构、民间团体以及文化艺术活动个人,积极不断地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扩大文化交流途径,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多方位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塑造铁岭快乐文化交流品牌。也只有这样,才能扩大铁岭快乐文化的影响力,推动铁岭文化“走出去”,使这种快乐文化的元素之根长久地传承下去。
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那么,乡村振兴的魂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既要从实际出发,顺应历史时代的潮流,更要通过根植于乡村土壤、借助乡闲、乡旅和农耕文化等诸多形式来助推乡村文化的振兴。以“乡土”为本,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
使源于东北土壤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通俗活泼、丰富多样、寓教于乐特性的铁岭快乐文化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发扬光大。铺筑以繁荣乡土文化为基点的铁岭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传承传统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艺术、风俗习惯、民俗节日等,使铁岭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通过这些“俗”文化、“土”文化的形式不断获得承载和传播优秀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途径,从而,传递乡村文化正能量,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提升乡村文明,进而推动促进乡村振兴,使百姓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进而实现二十大提出的“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金汝晖
编辑 ▏罗晓曦 责任编辑 ▏江鸿
关键词: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