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沈阳4月28日电(记者 李宇佳)28日,辽沈银行发布首个完整经营管理年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净利润-28.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与承接当年原辽阳银行和原营口沿海银行的实质亏损近80亿元相比,减亏高达50.86亿元。
(相关资料图)
业内人士指出,辽沈银行成立之初是一家“底子”非常干净的银行,采取先成立再吸收合并的改革模式,与四川银行等城商行先重组再设立的改革模式不同,辽沈银行的报表业绩数据受原辽阳银行和原营口沿海银行影响极大。
公开资料显示,辽沈银行于2021年6月7日批筹开业,同年9月30日完成对原辽阳银行和营口沿海银行的吸收合并,承接两行清产核资后的有效资产、全部负债、业务、所有网点和员工。
然而,完成吸收合并后的辽沈银行还不是一家“正常的银行”。据了解,2021年辽沈银行只是完成了系统合并和机构翻牌,并没有开展经营业务。作为一家肩负着化解区域性城商行金融风险重任的银行,辽沈银行在短短一年半内完成大幅减亏实属不易。
据了解,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和负重起步的艰巨任务,辽沈银行在成立之初便明确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扭亏为盈”的战略目标,确保2022年大幅减亏,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可以说,2022年我们圆满实现了年度减亏目标,金融改革化险有了阶段性新成果。”辽沈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透露,2022年,辽沈银行构建了银行发展的“四梁八柱”,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了以战略为导向的治理层、管理层考评机制,以预算为导向的分支机构、条线、人员全方位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全行各层级增收的积极性。
“本地的高端装备、上市公司、绿色信贷、民生保供、医院学校、交通物流港口、民营企业等重点行业和项目都是我们的关注点和增收点,我们也与多家央企和国企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该负责人表示,辽沈银行克服信贷客户基础薄弱和疫情影响等因素,制定客户分层营销方案,加大对辽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项目和高精特新企业投入,全年新增贷款授信批复39笔,新增贷款授信额度123.2亿元,投放对公贷款55.61亿元,零售贷款8.27亿元,有效扩大了生息资产规模。
同时,辽沈银行强化对存量贷款的管理,积极化解存量不良贷款,全年清收、转化、核销不良贷款2.61亿元。严格资产风险分类,强化了贷款临期管理、存量贷款续贷及减退加固,强化了资产的收益保障能力。拓展同业业务、投资业务渠道,丰富收入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全年资金业务创收15.6亿,平均收益率提升了48BP。
数据显示,2022年,该行全年贷款净增60.61亿元,贷款增速28.74%,超过全省银行同业平均增速,贷款占比提升3.02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辽沈银行历史包袱较重,目前还达不到向经营管理要效益的阶段,只能通过持续修复资产负债表,加大增收节支力度等方式不断拓宽利润空间。
“我们严格执行大额费用支出的立项、审批、集采、后评估等制度流程,坚持‘保开门、保运营、压缩支出’的原则制定费用预算,建立费用支出跟踪机制,按科目、分项目按月跟踪、按季度考核,就是在想方设法压降成本。”辽沈银行有关负责人说,“比如说原两行的网点租金高,到期后我们将调整到租金低的地方,无形之中也是降低了费用支出。”
同时针对原两行留存的高息负债,辽沈银行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大幅压降利息支出,坚持“降本增效,量价协调,一行一策”的策略,全年累计主动调降储蓄存款利率87次,全年存款综合付息率下降53BP,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8.37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辽沈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产品相对较少,调降存款利率相对不易,更要妥善处理保流动性与压降付息率的关系,才能实现高息负债规模的持续压缩。
“事实上,我们的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了273.72亿元,有257.21亿元的高息存款被成功置换,实际存款增速高于全省存款增速6.14个百分点,高于省内城商行增速6.87个百分点。”辽沈银行有关负责人说。
辽沈银行在年报中也表示,2022年该行聚焦“调结构、减亏、增效、降本”等重点工作,建制度、夯基础、抓重点、强管理、促融合,恢复了造血功能,消化了不利影响,迈入了良性循环,每天都在进步,监管指标持续改善,经营管理稳步向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辽沈银行总资产为2247.29亿元,总负债为2090.51亿元,均较年初有所提升。
根据年报,截至2022年末,辽沈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96%,较年初下降0.83%;逾期贷款率2.91%,较年初下降5.04%。拨备覆盖率684.46%,资本充足率21.9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8.93%,主要管理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
“目前,我行不良贷款绝对额仅为10.75亿元,全部为吸收合并历史留存不良贷款,占全部资产的0.48%。”辽沈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3年不良贷款率有望控制在3%之内。
随着造血功能逐步恢复,不利影响逐渐消化,辽沈银行正向着良性循环迈进。但一位熟悉银行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辽沈银行仍然面临着化解历史包袱、实现扭亏为盈的双重压力,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是制约辽沈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辽沈银行的经营管理刚刚起步,制度、文化和人员的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稳定低成本负债、优质信贷项目倾斜等方面尚需支持。”该业内人士说。
辽沈银行也在其年报中称,原两行有效资产规模过小、高息负债额度大、定期存款占比高、业务结构失衡、经营管理脆弱等突出问题,以及5%的留存不良贷款率等,成为吸收合并后辽沈银行启航发展的沉重历史包袱。
对此,辽沈银行表示,2023年是该行“三年扭亏为盈”的决胜之年、持续融合之年。该行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公司治理特色,强化战略指引和战略支撑,增强业务内生动力,提高风控能力和发展质效,确保实现“扭亏为盈”,巩固和扩大辽宁城商行改革化险成果,以实际行动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