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华北地区将出现新一轮高温天气,预计自6月27日起至7月初,北京、天津等地气温将再次突破40℃,高温强度具有一定极端性。其间,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局地伴有较为极端的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
极端高温“返场”
【资料图】
西北气流和暖气团是“幕后推手”
“此轮高温天气影响范围与上一轮高温天气过程基本一致,但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存在间歇期。”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6月27日,京津冀、山东、河南等地气温飙升,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28日受降水影响高温天气暂时休整,气温略有回落。29日极端高温天气再度“返场”,京津冀核心区域气温超过37℃,之后高温天气逐日扩大范围、强度提高,在7月1日达到巅峰,届时整个华北平原西部和北部气温都有可能冲上40℃,其中,北京平原北部有可能再破历史纪录。
张涛进一步指出,7月3日和4日,高温增温幅度和强度将明显收缩和减弱,但5日起华北平原大部地区又将再度出现高温。
张涛分析,此轮高温天气过程与高空西北气流和低空暖气团密切相关。一方面,此时夏至刚过,正是一年当中日晒最强烈的时候,在高空西北气流控制下,会出现持续的晴空少云天气,地面气温易于上升。另一方面,华北平原西北方向的蒙古高原同样因为持续晴晒而升温,其地面暖气团东移来到平原上空,加剧平原地区晴空日晒升温。
“干热”高温炙烤
给能源农业交通健康等带来挑战
华北地区通常在6月至7月初更易出现高温天气,这段时间主要是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低。
“从气候背景来看,整个7月北方地区有可能再度出现阶段性高温,特别是上中旬仍然可能是极端高温。”张涛解释,8月京津冀出现极端高温的可能性不大,因为7月下旬之后,我国北方进入主汛期,降水和云量会显著增多,不易持续晴晒,而我国高温最显著的区域会转移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届时湿度会有所上升,“即使那时北方达不到40℃的极端高温,但随着湿度升高,闷热会比极端高温的干热更加让人难受。”
张涛表示,高温造成用电负荷增加,给电力稳定供应带来挑战,建议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等地提前做好能源科学调度和应急保障工作;在农业方面,华北东部等地有农业干旱中风险,阻碍玉米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建议缺墒地区适时灌溉和造墒播种。
在持续高温晴晒下,汽车爆胎或自燃的风险上升。同时,公众中暑、热射病以及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概率也在上升。张涛建议,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如午后)出行或户外作业,脆弱人群减少暴露在晴晒天气下,多补充水分,短时间外出也要做好防晒准备;常检查、勤保养车辆,防范其自燃、爆胎。
冷涡东移
强对流天气“插播”
自6月27日起,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28日和30日为过程最强时段。中央气象台强对流天气首席预报员盛杰表示,本轮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的特点,影响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地区北部、东北地区,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局地伴有较为极端的风雹天气,风力可达11级。
北方出现大范围风雹天气一般是在春末夏初,盛杰分析,冷涡移动是此次过程出现在盛夏的主要成因。冷涡在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带动一股股冷空气“甩”出来,极易造成局地出现风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具体来看,预计6月28日,京津冀、山东、辽宁等地以及渤海湾将有8级至10级,局地11级以上的雷暴大风以及冰雹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30日,辽宁、吉林等地仍将有8级至10级,局地11级以上的雷暴大风以及冰雹天气,并伴有短时强降水。
盛杰提示,公众需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根据不同的强对流天气类型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