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资料图】
物流配送行业的硝烟战火从未停息。前段时间,抖音被传抖音自建配送团队,加码即时零售业务。尽管事后抖音相关团队负责人已正面回应,消息不实。但是此前抖音布局心动外卖,已经暴露出了抖音在布局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野心。
时钟拨回至2022年12月初,彼时达达、顺丰同城、闪送相继宣布与抖音生活服务达成合作,为餐饮商家提供同城配送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达达集团,作为一直坚守在本地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领域的头部玩家,却也不得不和顶流平台抖音合作,以便谋求更大的发展,多少有些令人唏嘘。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评论称,本地生活服务或许会成为达达集团的最后追求、终极归宿。而此番抖音等平台也有吃下这块“肥肉”的野心,达达集团在其即时配送赛道的主战场,将如何自处?
亏损不止模式之殇,达达集团难翻身
据达达集团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其总营收为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调整后净亏损率同比收窄超16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接连亏损多年的达达集团,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命运。
据了解,2020年6月上市的达达,自2017年以来,公司连续亏损长达6年之久。通过达达这几年的财报数据来看,2017年-2022年期亏损金额分别为14.5亿元、18.8亿元、16.7亿元、17.1亿元、21亿元、13.3亿元。虽然2022年同比大幅收窄,但是超过10亿的亏损规模,依然足够令人大吃一惊。
实际上,同城配送赛道的玩家亏损并不新鲜,甚至是行业常态。例如,2018年-2020年期间,国内头部物流企业顺丰集团旗下的顺丰同城,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4.7亿元、-7.58亿元,甚至处于亏损不断加大的状态。
由此可见,同城配送赛道或许并不太好赚钱。而据分析,根本原因在于,同城配送是一个严重依赖人力的行业。通常情况下,平台除了自身业务所需,自己招募一些骑手外,还需要外包雇佣大量的骑手,才能完成平台订单的交付。
例如,在2020年,顺丰同城仅劳务外包成本就达到了48.6亿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重为96.6%。因此,回归到京东为何收购达达、顺丰集团为何押注同城即时配送,或许二者均是出于战略考量,试图通过“烧钱模式”换取用户规模,最终笑到最后。
然而,事实证明,同城即时配送赛道,一直是“赔本赚吆喝”,甚至“吃力不讨好”。因此,目前巨头之间的对垒,更多的是拼资本实力、拼入局时间长短。由此可见,达达集团之所以亏损不止,或许是其模式之殇。
一方面,经过多个物流赛道的玩家亲自验证,这个赛道虽然需求高频,但是却是一种劳动力密集、订单单价太低的状态,因此也难以跑出正向盈利的商业模型。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物流配送行业的巨头,生态更加完善,达达集团偏安一隅坚守即时配送的模式,又难免过于单一,因此无论是营收增长、还是盈利能力,或许都将面临挑战。
背靠京东,却难走出“迷途”
据了解,达达集团创始人蒯佳祺,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拥有同济大学物流工程学士学位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流工程硕士学位。实际上,作为名校毕业生,蒯佳祺在创办达达之前,并无太多物流行业的工作背景。
不过,他选择的赛道及切入同城即时配送赛道的时机,可谓恰逢其时。彼时,“跑腿”赛道风起云涌,大量创业者争相涌入,2014年前后,一年注册成立的跑腿相关公司就高达百余家。
大浪淘沙后,达达也“耗死了”很多竞争对手,并成为行业名副其实的头部。只是,其“烧钱”模式终究难以持续,因此,蒯佳祺也试图寻找能够持续为其“输血”的资本方,为其解决资本之困。实际上,京东入主前,达达也一直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据了解,在2020年IPO上市之前,达达已经拿到了包括京东并购在内的8轮融资。其中最早的一笔融资发生在2014年,刚成立不久的达达,就收到了来自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同城即时配送最顶峰的2015年,达达公司更是一口气拿到3轮累计超4亿美元融资。
2016年,在京东开出了2亿美元现金换取新达达约47.4%的股份,并让达达保持独立运营和发展的条件后,京东集团也宣布旗下O2O子公司“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彼时,此举也被视为是京东入局本地生活服务的一场“阳谋”,而达达集团也被指找到了好归宿。
不过,尽管背靠京东这棵大树,达达集团依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困局。与此同时,达达集团还患上了“大股东依赖症”。例如,2017-2019年期间,达达分别有56.7%、49.1%及50.5%的收入来自京东,来自沃尔玛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6%、13.0%和14.9%。
在一级资本市场到了樯橹之末,京东输血又不足以支撑其实现正向盈利之时,达达集团也不得不奔向二级资本市场,试图延长其“生命线”,在未来的某一天,找到盈利的可能。
然而,2020年达达上市当天,股价就高开低走,大幅跳水直至跌破发行价。由此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于达达纳入京东系的前途,依然是担忧大于信心。
此后,随着京东通过增持,其持有达达集团的股份已经高达52%,因此也逐渐拥有了达达集团的实际控制权。而达达的创始人蒯佳祺也被京东宣布“荣休”,正式淡出达达的管理层。
通过达达集团先被京东投资,再到名正言顺的“收购”,以及创始人黯然退场的曲折经历,不难看出,达达集团与同城即时配送赛道其他玩家一样,虽然有京东作为大股东坐镇,却依然没有走出难以盈利的迷途。而当其创始人淡出达达后,其命运又将走向如何,能否笑到最后?
即时配送赛道烽烟四起,达达再难找准位置
众所周知,达达集团同时押注的即时配送及即时零售赛道,都需要依托同城市场、本地生活服务,因此,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来自四面八方。
从业务构成来看,与京东到家合并后,达达集团主要依托京东到家的同城即时零售业务,完成配送服务,包括为消费者提供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3C家电、鲜花绿植、蛋糕美食、服饰运动、家居时尚、个护美妆等海量商品约1小时配送到家的即时消费服务体验。
目前,京东到家在商超O2O赛道的市场份额约占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也正是因为如此,达达集团成长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达达快送的“最后一公里”服务覆盖了全国约2,600多个县市区。2021年,共交付了11.23亿份订单。由此足见其规模之大。
不过,规模或许并不能成为其独一无二的壁垒。一方面,京东到家的本地生活服务,正在面临美团闪购、朴朴超市,甚至抖音本地生活服务等平台的市场挤压,而依托其外卖订单的达达,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另一方面,在同城即时配送赛道,达达自身也要面临顺丰同城、美团跑腿等同一梯队玩家的竞争。而且,这种激烈竞争程度,甚至不亚于当年的“千团大战”。
例如,从2023年5月,虽然头部快递企业业务量及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但单票收入均同比有所下滑。其中,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下滑最少,仅为0.13%。而三通一达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下滑,幅度从2.01%-13.33%不等。这也意味着,快速行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逼近天花板。
而细分到即时配送,这样的趋势也不容乐观。众所周知,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方面的角逐由来已久,而抖音通过布局“心动外卖”也来势汹汹。
抛开这些以美食外卖为主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垂直赛道的生鲜电商平台,都在瓜分京东到家、达达集团的市场。而留给达达的,也只剩下生鲜以外的商品代买、代送等相对长尾的同城即时配送需求了。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达达快递除了依赖京东到家等本地生活服务外,已经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达达集团在二级资本市场不受投资者“待见”,甚至用脚投票了。
结语
除了盈利压力外,达达集团还将面临行业监管趋严的挑战。可以预见,无论是反垄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还是相关部门对快递行业的引导和监管加严,都将影响达达集团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速度,甚至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虽然当恶性竞争逐渐被杜绝、国家反垄断政策落地,即时配送赛道的价格战将会降温,而达达集团的盈利空间将会有所回升。但是行业内的竞争,也将从单纯比拼价格,转向了比拼后端服务体系。包括物流运输的能力、物流网络的完备程度、以及与之对应的配送时间等。
与此同时,员工素质、加盟体系等软实力,也将成为各大玩家共同需要提升的方向。而在这场新型的同城即时配送新战役中,达达集团手里还有多少筹码,足以获胜?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